國土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信息來源: 暫無 發布日期:2017-05-17 瀏覽次數:國土信息與測繪工程系 ★專業設置及學位點概況 國土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位于蓮花池畔的昆明理工大學蓮華校區,辦學歷史可追溯于1954年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1972年設立礦山測量專業,1978年工程測量本科招生,1985年招收測繪方向研究生,1986年招收土地資源管理??粕?,1997年設立土地資源管理本科專業,2000年開辦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2000、2002、2005年分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和土地資源管理碩士點,2007年獲批測繪工程授權領域,2011、2018年獲批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碩士點、博士點。 國土信息與測繪工程系現有“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原地理信息系統)”、“土地資源管理”三個本科專業,1個“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3個二級學科),1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理學碩士點,1個“土地資源管理”管理學碩士點,1個“測繪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具備從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提供上述三個專業領域本科、研究生課程的教學。 ★師資及學生規模 現有教職工3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留學回國人員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注冊測繪師8人。在校全日制學生近800人,其中本科生56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80余人。 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本系優良的辦學傳統、鮮明的辦學特色和不斷提高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普遍認可。長期以來,穩定廣泛的行業需求、良好的社會聲譽確保了學生的就業率一直位居前列。 ★教學科研條件 教學和實驗室用房近2000平方米,擁有GIS/RS、精密工程測量、攝影測量、導航等實驗室,可以提供GNSS接收機、三維激光掃描儀、無人機、ArcGIS、MapGIS、Skyline、ENVI、eCognition、全站儀、數字水準儀等軟硬件教學科研條件。 擁有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地空間信息測繪技術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礦山地理空間信息集成創新重點實驗室、校級國土資源遙感、地理信息工程學科團隊等教學科研平臺。 蓮華校區圖書館館藏文獻150余萬冊,現期報刊2000多種,文獻類型包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博碩學位論文、科技報告、學生會議錄、技術標準、產品樣本等。 四十年來,國土信息與測繪工程系主動服務有色金屬礦山及云南國土、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領域,在測繪地理信息、土地資源管理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成果。近期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獲省部級獎近10項,出版教材、專著15部,已形成高原山區測繪理論與方法、山地資源環境遙感、地理信息技術與開發應用、礦山三維建模與數字礦山、國土資源信息化、土地規劃與管理、土地利用工程等特色、優勢的教學科研方向。 ★辦學特色 1、人才培養層次齊全。 2、學生就業率高。 3、區位優越,地理環境獨特。云南是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前沿和窗口,是貫通泛亞鐵路、公路、口岸的國際通道。云貴藏高原地殼運動活躍,地質災害頻發,具有高海拔、低緯度、大落差、電離層活躍的獨特地理環境,地貌復雜,資源豐富,為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科研提供獨特的資源。 4、研究方向鮮明。依托學校地礦優勢學科群,服務于有色金屬礦山及云南國土、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領域,從事復雜環境下GNSS定位、重力數據稀少區域大地水準面精化、空地一體化國土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化、基于遙感技術的高原山區地質環境監測及過程模擬、高寒高海拔有色金屬礦區邊坡穩定性監測及預測等研究,致力解決高原山區測繪、區域地質環境遙感監測、智慧礦山空間信息集成等理論和技術難題。 5、產學研結合緊密。眾多的實習實訓基地確保了學生在進行專業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夠得到有效的工程實踐訓練。 6、多學科交叉融合。測繪地理信息、土地資源管理、地質工程、安全工程、采礦工程等學科交叉,有利于拓展測繪地理信息、土地資源管理學科的行業應用。 |